澎湃新闻获悉,“星与火——四川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馆藏左翼木刻专题展”将于8月4日在四川美术馆对外展出。左翼木刻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觉醒、自强的历史。展览将呈现由左翼木刻家代表力群、古元、李桦等人创作的40余件最具代表性的左翼木刻作品,探索木刻版画如何塑造中国战时美术的现代主义早期内涵,解读其民族性、大众性、传播性与现代性。
力群 《帮助抗属锄草》 黑白木刻 1941年
(资料图)
木刻便于取材、长于复制、广为流传,鲁迅称其“当革命时……虽极匆忙,顷刻能办”。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历史时局的推动下,具有进步思想和革命理想的青年美术家们积极投身木刻创作。从1931年内山书店木刻讲习班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第一代左翼木刻家对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现代化”、“民族化”和“大众化”的长足探索,不仅开掘了中国美术史革命现实主义先河,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与价值观,更为战时进步思想的全民传播和新中国文艺形态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王琦 《收复》 黑白木刻 1940年
与当代观众对革命美术的普遍认知有所不同,左翼木刻作为中国现代主义美术运动最具战斗性、群众性的文艺现象,从一开始就因同时面临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理想与现实、历史与当下的诸多矛盾、挑战而呈现出极为丰富、质朴、多变的艺术面貌。
古元 《烧毁旧地契》 黑白木刻 1947年
李少言 《重建》 黑白木刻 1942年
牛文 《丈地》 黑白木刻 1949年
据四川美术馆公布的资料介绍,在本次展览中,参观者可以欣赏到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及中国绘画传统等多元风格的作品。展览呈现了力群、王琦、古元、李少言、李桦、沈柔坚等一批左翼木刻家的代表性作品。在《重建》(1942年李少言作品)、《饮》(1940年力群作品)中呈现了趋近米勒的现实主义气息,在《一天的工作完了》(1941年王琦作品)、《哺》(1945年易琼作品)、《烧毁旧地契》(1947年古元作品)、《大风吹倒前朝树》(1948年麦秆作品)找到来自珂勒惠支的表现主义风格影响,在《怒吼吧,中国! 》(1936年李桦作品)、《审问》 (1947年彦涵作品)、《丈地》(1949年牛文作品)中寻到西方现代主义绘画风格在与中国绘画传统结合后所生成的具有强烈书写性与金石味的现代木刻语言。
李桦 《“怒潮”组画——起来》黑白木刻 1947年
杨可扬 《“张老师早!”》 黑白木刻 1947年
张漾兮 《檫皮鞋的孩子》黑白木刻 1946年
易琼 《饥饿的行列》黑白木刻 1946年
胡一川 《变工队》套色木刻 1943年
彦涵 《豆选》 彦涵 黑白木刻 1948年
蔡迪支 《野火》 黑白木刻 1945年
展览海报
(本文据四川美术馆相关资料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